周楠死的时候,刚二十出头。
很年轻。
他自幼便被誉为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尽管他的身世曾伴随着父母“未婚先孕”的闲言碎语,但他却样样出色,既懂事又善良,同时怀揣着宏伟的梦想和孝顺之心。
尽管过去因为亲生父亲骆士宾的介入,周秉昆曾一度对自己的养父周秉昆的感情产生过动摇,但这并未削减他对养父的感激之情以及孝顺之心。
他的死,成了无数追剧观众的意难平。
但这一切,早在他出生之前,命运就已经替他埋好了伏笔。
郑娟是怎么怀上周楠的?又是怎么顺利生下周楠的?
认真追剧的观众,想来都清楚。
郑娟居住在太平胡同,家境较为艰难。她立志改变命运,于是决定与老工人的儿子涂志强结为连理。正当她准备去领取结婚证之际,涂志强却遭遇了意外。
她原本安分守己,是人们眼中早已登记结婚的工人妻子,然而,她却出人意料地转变成了杀人犯的配偶,更令人震惊的是,她竟然还是一位身怀六甲的遗孀。
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。
如果不是生活实在难以维持,恐怕郑娟也不会心甘情愿地与涂志强妥协。
然而,她选择嫁给涂志强的决定,并未如预期般带来她所渴望的平静,反而将她推向了一个更加恐怖的深渊。
若周楠真是涂志强的亲生之子,涂志强一旦离世,周家便无需承受后续的种种灾祸,周秉昆亦不会在刚步入中年之际失去爱子,更不会随即深陷长达十年的牢狱生活,以及因伤人致死而产生的深深愧疚之中。
偏偏,周楠不是,他是骆士宾的儿子。
郑娟所怀的孩子,系其生母遭受骆士宾的暴力行为后所孕育,她本人并不愿意将他生养成人。
原因也不难猜:一是郑娟一家三口活着尚且艰难。她有一位失明的弟弟需要照顾,年迈的母亲也依赖她的照料,而她自己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,再加上涂志强对她的指指点点,让她倍感压力。若再添一个孩子,她连帮人制作纸盒子的日常活计都难以胜任,这个家庭又怎能维持生计呢?打掉孩子,是她必然的选择。
二是,周楠明面上是涂志强的儿子。那个曾经犯下杀人罪行的罪犯的后代,他们将要面临的生活重担,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预料的范围。郑娟自己就是个聪明人,她自然也能料想到这些。
三是,周楠实际上是骆士宾的儿子。郑娟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,是骆士宾留下的痕迹,而生下的周楠,每日在她眼前嬉戏,仿佛都在无声地提醒她,那段被骆士宾伤害的过往。然而,假如周楠的外貌酷似他的父亲,那么面对这样一张面孔,郑娟又该如何去承受呢?所以,从一开始郑娟就不想生下他。
由于她的母亲虔诚信奉佛教,不愿伤害生命,而且每月都有水流般的经济支持,由周秉昆代为送钱,因此郑娟选择留下了这个孩子,与此同时,她也一并承受了未来漫长岁月中的种种苦难。
在原著的小说里,周楠不幸离世,远在异国他乡;而在电视剧中,周楠的去世虽然显得仓促,却同样是在异国他乡画上了句号,给众多观众留下了无尽的遗憾。
可仔细想象,他的结局,似乎从他的名字中就能窥探一二了。
他的名字中,始终带着‘难’(楠的谐音字)。
也许周楠一开始并没有正式的姓氏。
没法跟涂志强姓,毕竟郑娟跟他还没领证,遗腹子都算不上。
郑娟也没有户口,也没机会跟郑娟姓。
之后,龚维则为他办理了户籍,随周秉昆的姓氏,郑娟与周家共同编织了善意的谎言,掩盖了他的真实身世,他因此成为了周家的周楠。
可是,这样的安逸周全,在他15岁那年被打破了。
周楠在15岁那年,已然成为了光子片上众人交口称赞的周家老大的孙子,但骆士宾的出现,却打破了这份宁静。
骆士宾失去了生育功能,在离家出走长达十五载之后,终于记起了自己还有血脉需要延续,于是不顾一切,无论是暗中策划还是公开行动,都全力以赴,意图将周楠带离。
在大人那里,各种计划似乎都不太顺利,他和水自流经过一番思考,便直接找到了周楠。
水自流是个聪明人。
少年慕强。
周楠虽已15岁,显得十分成熟,然而在辨别是非和洞察周围环境方面,他的能力还是有所局限。
在水自流有意的引导之下,周楠对骆士宾的初印象并不算差。
小兮还记得,水自流是带着一本杂志去找的周楠。
他不动声色地就在周楠心里植入了一个关于骆士宾的正面形象。
塑造了一个正面且强大的企业家形象;他曾经因无法自制,对郑娟犯下了错误,内心充满悔恨,立誓要重新做人,回馈社会;如今,他事业有成,渴望弥补过去,重塑他和母亲在人们心中的“真诚”形象。
周楠之所以对这位突如其来的生父,尽管他的出现并非全然糟糕,却并未产生排斥之情,这主要得益于水的自然流动所起到的中介作用、他出色的口才以及那本杂志的助力。
即便他知道,骆士宾对郑娟做了不可原谅的事。
水不遗余力地在周楠心中塑造了骆士宾的正面形象,然而郑娟以及周家的人却对此缄口不言,这样的情形使得周楠对骆士宾的了解显得单一而片面。
他无法对郑娟受过的苦共情,也就没法理解骆士宾到底有多坏。
所以,有了后续的一次次跟骆士宾的接触。
骆士宾引领他踏入高档餐厅,引领他领略那些未曾目睹的景致,未曾尝试的娱乐,未曾使用的物品……更甚者,骆士宾提出要资助他出国深造,为他追逐梦想提供所需资源。
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,尽管留学热潮席卷全国,但若非骆士宾向周楠植入了这种观念,周楠可能终生都不会考虑出国留学的可能性。
顶天了就是想着考清北罢了。
骆士宾对周楠的悉心呵护与无私奉献,他对周楠所展现的那份父爱,无疑是真切而深刻的,周楠对此心领神会。
所以,他才会在出国上飞机前,喊出了那个字。
在剧中,周秉昆这一辈的子女众多,然而与在机场面对彭生时只能黯然自嘲“天生适合寄居”的冯玥相比,小兮对周楠的情感更为深切。
冯玥虽然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,但她拥有的爱并不少。
周楠不幸地沦为了周氏与骆氏两家争斗中的替罪羊,过早地品尝了人世间的诸多艰辛。
小兮回想起来,在成为周家的长孙之前,他曾在太平胡同的家中,像现在的孩子们一样,期盼着能见到自己的父亲;他也曾向郑娟询问,为何他的爸爸总是未能归来?
后来,周秉昆成为了周家的儿子,然而周家人对他并未表现出太多的亲近之情;这一点在小说中得到了更为深刻的描绘,而剧中的叙述虽然不多,但观众多少也能察觉到这种微妙的关系。
15岁的时候,他的人生被彻底扭转。
骆士宾的登场,不仅成就了他与冯玥之间那段难以言说的青春情感,同时也将他推入了选择亲生父亲抑或养父的复杂困境之中。
最终,周秉昆的言辞使得他暂时选择站在了周秉昆夫妇的一方,同时他也在无声地承受着骆士宾有意或无意的奉承。
他太懂事了。
需体谅郑娟的心情,需抚慰冯玥的任性,需考虑周家的情绪,同时亦需周全地照顾骆士宾那颗渴望弥补的内心。
正如周秉昆说的‘觉得苦吗?嚼嚼咽了。’
周楠很苦。理智暗示骆士宾有意进行补偿,并且能够满足他的需求,然而情感却提醒他,与骆士宾走得太近可能会使他的养父母感到痛苦。
因此,他独自一人默默承受了所有的辛酸,竭尽全力关照着每一个人的心情,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骆士宾的。
周楠离世之后,在周秉昆与骆士宾发生冲突之前,他们之间曾有过一番激烈的争执,其中的一些言辞,小兮至今记忆犹新。
骆士宾对周秉昆与郑娟的举动表示不满,认为他们过于自私,于是他怒斥道:“周楠现在跟我关系不错,我们俩时常偷偷溜出去,看电影、吃饭、逛街……”
周秉昆回话:“他没背着我们,他都跟我们说了。”
那时候,周楠已经上大学了。
寒暑假去骆士宾那儿,是骆士宾开的口,也是郑娟夫妻同意了的。
也就是说,但凡他们不同意,周楠极有可能就不会去。
周楠在骆士宾那里究竟参与了哪些活动,观赏了哪些景象,又享受了哪些乐趣,这一点显而易见。周楠在归家之后,要么是将所见所闻一一向郑娟他们娓娓道来,要么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将详情传达给他们。
所以周秉昆才说‘他没背着我们,他都跟我们说了’。
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动作,却足以显现出周楠对周秉昆夫妇二人的关心之情。
在踏入大学门槛之前,周秉昆便已向他言明,他已成年,今后的一切抉择,应由他自己决断,随心所欲地安排,然而周楠依旧谨慎地维护着他们的情绪。
在获得批准后前往的深圳,无论做了什么,都能光明磊落地进行陈述,决不有所保留,更不让周秉昆与郑娟感到失望和焦虑。
骆士宾表示:“追求美好,这是人的本性。楠楠也渴望过上优质的生活,是吧?我带他去了深圳,向他展示了我的一切,随后,我从他眼中看到了对未来的憧憬。”
骆士宾所察觉的周楠眼中的期盼,或许与小兮所领悟的关于周楠的期望,存在某种差异。
正如前文所述,只要郑娟或周秉昆表示反对,那么他在暑假期间前往骆士宾家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。
这说明什么?骆士宾及其所构建的商业帝国,无法撼动周楠对周秉昆与郑娟的关心。促使他放下心防,毅然前往深圳的,唯有将周秉昆和郑娟从光字片带离这一单一动机。这是冯玥上大学后,周楠跟她在足球场边上聊天时说的话。
周秉昆辛勤劳作大半生,终于攒钱购置了新房,然而却无奈地重返那破败的光字片,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。
他立志全力以赴,期望在将来为父母营造更优渥的生活环境,将他们从光字片那样的贫民区中解脱出来,而且,他还渴望为自己和冯玥开辟新的机遇,这正是他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愿望。
遗憾的是,周楠怀揣着梦想且才华横溢,然而生活在他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后,人生轨迹突然中断,给剧中的角色以及剧外的观众,都留下了难以平复的遗憾。
周楠的这一生,既短,又苦。
小兮初次观看时,与众多网友感受相同,对周楠之死如此草率感到极不舒服,甚至觉得他的离世实在太过遗憾,认为周楠聪明且懂事,完全有能力在回国后选择一个适宜之地,安顿下来,过上宁静的生活,远离光字片的喧嚣。也许这样,还能成全他和冯玥的爱情。但重刷的时候,却又对周楠的死,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。
周楠在机场高声呼喊那个字眼之际,他已对郑娟与周秉昆心生背叛,割舍了往昔的回忆,身份从‘周楠’转变为‘骆楠’,陷入了困境之中。命运,好像从一开始就给他写好了结局。
周楠变成骆楠的那一刻,他就不是周家的儿子了。
免责声明: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作出更改!
盛达优配-网络配资炒股-个股配资-平台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